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,2015/2016年分別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/英國物理學會會士,2017年入選第三批國家“萬人計劃”科技創新領軍人才。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部863創新團隊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。自2001年以來,在鈉(鋰)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、多尺度結構演化、功能電解質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項創新性研究結果:1、發現Cu2+/Cu3+氧化還原電對在含鈉層狀材料中高度可逆,并以此設計系列不含Ni/Co空氣中穩定的低成本氧化物正極材料;2、提出無煙煤作為前驅體制備低成本軟碳負極材料;3、提出新型高鹽/低鹽濃度電解質體系;4、多尺度研究了多種電極材料的儲鋰/鈉機制;在Science、Nature Energy、Nature Mater.、Joule、Nature Commun.、Science Adv.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共合作發表論文200余篇,引用25000余次,H-因子82,連續6年入選湯森路透全球材料領域“高被引科學家”名錄。合作申請60余項中國發明專利、5項國際發明專利、已授權40項專利(包括多項美國、日本、歐盟)。目前擔任ACS Energy Letters雜志資深編輯。最近所獲榮譽與獎勵包括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、國際電化學學會Tajima Prize、英國皇家學會牛頓高級訪問學者等。入選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/英國物理學會會士、國家“萬人計劃”科技創新領軍人才。開發的鈉離子電池技術在第三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中榮獲“2019儲能技術創新典范TOP10”和“評委會大獎”、第九屆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轉化特等獎、2020年科創中國·科技創新創業大賽TOP10。